喬治肯特放眼雙位數成長
* 投資致富
2010-04-25 14:52
*
張添福:提高建築業務比重,主要是增長速度較製造業快,營業額潛景也比後者大。(圖:星洲日報)
經濟復甦帶來訂單反彈,加上大型建築計劃如火如荼,繼續為喬治肯特(GKENT,3204,主板貿服組)增添火力,除放眼高達15億令吉的競標合約,也有信心在下一個財政年的淨利寫下雙位數成長。
這間公司執行董事張添福博士直言:“低競標價格下,有信心能夠攫獲超過一半價值的新約。”
上述計劃主要以政府基建為主,包括國內的4項計劃,其中,彭亨雪州水務傳輸計劃的投標值超過10億令吉。
張添福坦言,公司現有訂單超過1億令吉,但今年將耗儘,因此必須致力攫取新約,以確保公司持續成長。
“確保業務持續增長是公司一大挑戰,之前公司的訂單不夠強,所以必須集中火力擴大訂單範圍,再藉業務素質的提高去競標更多合約。”
隨著經濟復甦,加上第十大馬計劃將帶動基建發展,他認為,目前是進軍此領域的時機合適,相信公司將從中受惠。
詢及大事拓展建築業務是否意味製造業競爭激烈時,他回應,提高建築業務比重,主要是增長速度較製造業快,營業額也比後者大,反觀,製造業前景受到侷限,除非是新產品,若產品市場已“成熟”,只能寄望自然性成長。
訂單有起色提振信心
金融風暴的肆虐,促使這間公司2008年杪至2009年6月的水表海外訂單幾乎與“零”劃上等號,然而,去年6月後海外訂單開始有起色,以目前強勁訂單來看,這間公司對訂單恢復至危機前水平具信心。
目前的水表訂單僅達1600萬至1800萬令吉之間,儘管仍未恢復至2008年初水平(約馬幣3000萬令吉),但仍較前期的300萬令吉好。
張添福表示,中美洲、南非與澳洲等區域可能因經濟復甦力道較強勁,已重新啟動耽擱已久的訂單。要把握更多訂單的重點仍在於開拓新市場,現也放眼與海外企業合作,以打入如非洲、印度與斯里蘭卡新市場。
他坦言,水表業務的競爭日益強勁,除中國外,也面對如泰國等區域競爭,加上歐洲廠商選擇在印尼、印度設廠,惟公司歷史悠久下,相信在東南亞市場仍有一定的優勢。
他指出,公司目前市佔率為60%,曾經達85%,後因中國產品來襲,市佔率在2005年時流失至40%,但在公司默默耕耘,加上競爭者表現逐漸黯然失色下,已逐漸收部份失地。
“公司這幾年來,不斷改進水表價格,並加強業務滲透能力,相信這助於提昇業務競爭力。”
他也提到,經濟低迷時,許多水表公司進行業務整合,很多訂單隨之湧現,由於看到水表市場需求量走高,公司去年杪投入5000萬令吉來改進製造設備,目前產能為每年100萬隻,1年以後估計達130萬隻,5年後更有望破200萬隻。
41%凈利漲幅成功翻身
多年前,喬治肯特曾經因財務問題陷入債務重組窘境,週六(4月24日)卻順利以高達約41%的淨利漲幅來劃上2010財政年完美句點,對於如何打贏這場“翻身仗”,張添福直言不諱,那場風暴讓公司發現是進軍海外投資的時機,而新幾內亞水表廠的完成帶來循環收入,更支撐公司自低谷中走出來。
他補充,當年的危機後,公司非常專注發展核心業務,銀行雖減少貸款,但大部份銀行仍給予特定支持,加上營運效率改善、成本節製、簡化運作流程,都順利提昇盈利能見度。
“此外,公司履行銀行的承諾,同時在本地市場攫獲很多大型水表廠計劃,在為公司帶來高盈餘之下,終完成債務重組計劃。”
尋求高效益收購方案
談及拓展計劃的資金,張添福指出,目前淨現金達3700萬令吉,已從前期的580萬令吉大幅改善,財務能力應足以支配現有計劃,預計不會影響債務比。
他補充,公司與銀行持續探討債券投資便利,只要公司業務保持一致表現,相信融資方面的問題不大。
“一般上,銀行對上市公司有一定信心,加上公司參與的是政府基建工程,預料在需要銀行支援時,不會有阻礙。”
供應商支持保持現金流彈性他也提到,基於供應商的支持,長期以來得以保持現金流的彈性,製造方面可能較約束,因為涉及黃銅的原料,支付期限較緊。
在下遊賣主支持下,預計不會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。
他坦承,短期內不會考慮發售附加股,除非突然需高達數億令吉的資金來展開收購方案。
針對併購計劃,這間公司正在尋求高效益的收購方案,包括製造、專利與水表廠的機會,目前也在評估中國與新幾內亞的進軍風險,相信在3個月內將有結果。
積極發展海外業務
針對公司5年發展策略,包括建築訂單達10億令吉、海外業務貢獻超過25%、製造出口超越40%,張添福對達到目標感到樂觀且具信心,因為公司一直在調整與探討該策略,若提前達成,會放眼另一個目標。
目前海外業務佔營業額約20%,張添福認為,本地市場成長有限,不能只是依賴內需。
他指出,公司在未來也將重新開拓綠色科技,主要是缺乏能源下,預計再生能源將成為各領域的重心。
“能源系統與汽鍋本是公司的強項,只是一直沒發展,如今因為取得令人鼓舞的訂單,相信未來會取得超過預期的效果。”
星洲日報/投資致富‧企業故事‧2010.04.19
[转贴] 天不會塌下來——重溫冷眼文章(四)- Walkers
Author: Tan KW | Publish date: Sat, 26 Sep 2015, 09:56 AM
Saturday, 26 September 2015
自從股市下跌以來,很多人都因為面臨(紙上)虧損而擔心、痛心、難過,甚至悔恨,也因此亂了步伐,不知下一步要怎麼走。借這篇文章,希望可以稍微安撫大家的心情。
《天不會塌下來》發表於2008年11月,原文如下:
金融風暴,蹂躪全球,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倖免,只是影響程度不同而已。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,實際上只是一場“貨幣危機”,其深度根本不能跟目前的金融風暴相比。
金融衍生品肇禍
目前所涉及的金融危機,金融衍生產品是罪魁禍首。而這種衍生產品只盛行於金融體系高度發達、金融市場高度成熟的歐美金融大國。至於金融市場尚在啟步階段的 發展中國家如中國、印度甚至馬來西亞,由於金融市場尚未發展至高度成熟的階段,故不涉及衍生產品,反而使第三世界,逃過此劫。
金融風暴,有如海嘯。位於海嘯發生的中心,受衝擊自然最大,距離越遠,受衝擊越小。此次金融風暴發生的中心在美國,所承受的打擊也最沉重,其次是歐洲。全 球金融已一體化,故牽一發而動全身。然而,在一體化中,關係的親疏有別。而這親疏的程度,跟發展的程度成正比。發展程度同等級的國家,自然比等級較低的國 家來得密切。
美國與歐盟國家的金融市場,同屬於高度成熟的等級,兩者已到了難分難解的程度,故歐盟國家受到的衝擊,不在美國之下。東方國家波及不大,可以輕易渡過難關。
受波及不大,不等於不受影響。實際上,在全球一村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,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倖免。歐美陷困,東方新興國家的出口下降,經濟肯定跟著降溫。不 過,由於新興國家未傷及元氣,復甦肯定較易。故金融風暴所造成的一個後果,可能是東方崛起,西方沒落,從而拉近了先進與落後國家之間的距離。
沒有任何人,預見此次金融風暴發展至如此嚴重的程度,否則的話,老早就採取行動,遏止其擴大,以減低其殺傷力。實際上,歐美金融體係發展至今天,已到了高 度複雜的程度,很少人能徹底了解其錯綜複雜的關係。在金融風暴爆發之前,沒有人發出警告,只在爆發之後,經濟學家和理想論壇人士,才突然發現其嚴重程度, 然而大禍已形成,只好慌慌張張,設法收拾殘局。
排山倒海般的壞消息,全球股市的大崩潰,使全球的人包括大馬的升斗小民,有大禍臨頭的感覺,於是人們紛紛在問歐美政府所採取的救市行動,能挽救沉淪中的金融市場嗎?能化解這場浩劫嗎?
需時間走出風暴
我的想法是:一定能化解。這個世界,尤其是歐美國家,一定能走出這種風暴,只是時間問題而已。
全球的領袖,尤其是歐美國家的領導人,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為解決一個問題而團結一致,採取一致的行動。如果傾全球的力量,仍無法解決一個問題的話,等於到 了世界末日。然而我們知道,世界末日不會發生。對這個地球,我們有信心,這個信心源自:無論多麼困難,人類總還是要生存下去,而且一定能生存下去。
導致1929 年的世界大蕭條的其中一個原因,是各國採取“使你的鄰居變成乞丐”(beggarthyneighbour)的政策,各自為政,不理鄰居的死活。
現在的情形剛好相反,“全球一村”已形成,在經濟上全球已扭在一起,無法分割,大家只有一個選擇,就是團結一致以求存。
如果仍舊採取閉門政策,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話,結果將是很明顯的:大家一起沉沒,讓全球陷入浩劫的深淵。
很幸運的,目前全球領袖都了解這樣的後果,所以自動的加入救亡的行列。當歐美央行決定降息時,受影響輕微的中國並未受要求降息,竟也主動的降息,這反映了中國領袖的心態:不願趁火打劫。
馬來西亞也被這陣暴風的風尾掃及,而且看情形,最壞的情況尚未出現。不過,有一點是肯定的,跟1997 年亞洲貨幣危機相比,我們可以較易渡難關。
理由是,我們已預見風暴餘波的到來,作好了準備。就好像遠遠望見前路有駱駝背,已把車速減低,因此絕對不會翻車,更不會手忙腳亂。不像亞洲貨幣危機時那樣措手不及,搞到遍體鱗傷。其次是我們的企業已更健全、金融體系已更穩固、經濟架構已更平穩,足以抵受外來的打擊。
總之,情形是嚴峻的,但天不會塌下來。我同意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的看法:只要金融體系恢復正常操作,世界將康復,短則3年,長則5年。
後記:
文章描寫的是2008年金融風暴,已經是一個過去式的事件。我在2009年才真正開始接觸股票,有幸(或是無幸)避開了那次風暴,所以對於那次風暴,印象也極之模糊。
老實說,這篇文章,今天再重讀,發現內容已經忘得七七八八,但是,讓我一直記得非常非常清楚的是——《天不會塌下來》這個標題。
我雖然還未經歷過一次驚天 動地的股災,但遇過幾次股市大回調。每一次股市回調,都可以感受到市場的激烈反應,人心惶惶,恐懼瀰漫。這時候,分析員、報章新聞,(惟恐天下不亂似的) 也紛紛以很聳動的言論、標題,煽風點火。人們本來悲觀的心情,此時變得更加悲觀,繼而引發一窩蜂的大拋售,讓股價繼續往下滑。
雖然歷史證明了,不論股市跌得多深,總是會有重新上回來的一天。但是,因為悲觀,我們總是會揣測:這一次會不會跟以往的情況不一樣?這一次是不是比以前更為嚴重?這一次的打擊/風暴,會不會導致經濟/股市永遠無法恢復過來?
如文章所提,在2008年,面臨那一場金融風暴/股市大崩潰,很多人會問:這場浩劫,能被化解嗎?
而作者的想法是:一定能化解,只是時間問題而已。
以上這些揣測、顧慮和擔憂,會讓我們在股市大回調/股災時,失去入市買便宜貨的信心,甚至寧願虧損賣掉手中的股票。
股市是非常敏感的,每當有什麼負面大新聞見報,不論是關於政治、經濟,或者是自然災害,都會令股市大跌。
然而,這個世界,何嘗沒有經歷過再大再嚴重好多倍的事情。今天,地球不還是一樣繼續轉動,股市還不是依然存在。
總之,天是不會塌下來的!這麼一想,就自然不焦慮了,心也定了下來。時機到時,自也可以做到人棄我取,反向投資。
這樣說起來,投資股票的人,還真需要比一般人多幾分樂觀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