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叫做《思考的藝術 - 52種非受迫性思考錯誤》
但是實在太饒口了,
簡單來說,他就是一本:
52種讓你輸個精光,卻渾然不知的思考錯誤!
尤其在投資理財上,非常的實用
我個人認為,這是一本投資新手、老手都值得一看的作品,
大家都熟能詳投資上有所謂的「投資心理學」這種東西,
但是有趣歸有趣,實際上怎麼運用卻一直是個大問題,
而這本因為豐富的例子跟淺顯易懂的敘述,
很適合作為接觸投資心理的第一本入門書。
為什麼 投資大師 講的話,聽聽就好?
存活者偏誤:
沒觀察到其他用 同樣方法 的失敗者,所以高估了成功率
坊間有很多投資大師,他們各個都號稱有傲人績效,
當然跟到唬爛的大師是幾乎會賠錢的,
但是奇妙的是,有時候即使是跟到真的績效很好的大師,投資表現卻還是很差,怎麼回事?
在投資這件事情上,可能大師自己本身的投資方法根本是錯誤的,
他也許是 1萬個使用這個投資方法下唯一一個成功的人,
但是因為其他 9999 個人都失敗了,沒有人會請失敗者上電視的,
所以投資大師雖然自己是萬中唯一的成功者,
卻會誤認為這個方法真的很神,很有效。
後見之明偏誤:
用成功的結果,歸納出錯誤的原因
舉例來說,
有個人只要穿紅內褲出門,
當天他的股票就比較容易上漲。
所以經過了幾次成功以後,
他認為穿紅內褲,就是影響股市漲跌最重要的原因。
人類是一種非常因果導向的動物,
因此硬是東拼西湊因果關係的「後見之明偏誤」
也會加重投資大師亂掰的情況
在投資當下,可能大師自己也是霧煞煞,
但是成功之後,會就會自然幫他的成功找一個合理解釋,
可能是因為投資方法正確、因為認真看財報、因為技術分析熟練等等,
就是會忽略掉自己可能只是碰巧成功的機率。
承認投資失敗,比你想像的還要難
確認偏誤:選擇性的只看喜歡的結果,造成對機率誤判
如果你有在投資,嘗試回答以下問題:
1. 你有沒有一套自己的投資策略呢?
2. 這套策略有效嗎?
光是這兩個簡單的 Yes 或 No 的問句,卻有好多人沒辦法回答得出來。
在投資上,當我們有自己的投資策略時,我們常常會高估這套策略的可行性。
當成功賺錢時,我們把賺錢的歸功於策略奏效,
當失敗時,我們往往忽略或是認為這只是策略的特例。
這件事情聽起來簡單,但是卻實際發生時我們卻可能很難察覺,
例如,不斷找其他可能的數據來佐證自己的投資策略,
因為這個月股市大跌、股票難做所以才會賠錢,你看市場漲的時候還是有賺啊,
因為某某股票大跌我的績效才會這麼差,你看我每一檔都賺只有這個賠耶,
因為今天突然有大戶搶進我放空才會失敗,你看大戶沒有動作的時候都賺啊......等等
我們會不斷強調好的一面,忽略壞的一面,因此造成更多誤判。
想想近幾年來的「廢除死刑」議題,也是一樣的狀況,
每當死刑執行後又發生重大刑案,大家就會以此來主張死刑無用,
但是當久不執行死刑時又發生重大刑案,大家又會說你看死刑還是有必要的。
至於要如何避免這種偏誤呢?
那就是「試錯」-嘗試推翻自己的想法,直到無法推翻為止!
證明一個邏輯或是策略是不是有效的最佳做法就是 - 反證法,
這有點違反直覺,
我們要不斷拿各種例子去試著推翻我們的想法,
當我們發現無法雖翻的時候,
才能推論「我們的策略是正確的」。
說好的停損線呢?
沉默成本:因為害怕損失,過度重視已經投入但不可回收的成本
老手都會說,股票不能攤平,否則越攤越平,
這句話既然被不斷的重提再提,就代表一定還是有很多人會犯這個毛病。
追根究柢,大約就是沒有設停損線,或設了停損但是捨不得執行。
這用思維偏誤的角度來說也是可行的,這時候控制我們不出場的關鍵偏誤就是「沉默成本謬誤」跟「賭徒謬誤」。
沉默成本是指,人們對「浪費」資源感到擔憂害怕、憎惡損失,
而過分重視已經投入的不可回收成本
也就是說,當你在宏達電(2498)漲到1200的時候進場,而到現在只剩120算是賠90%,
但是你在思考下一步應該繼續持有還是賣出時,不應該考慮過去買進時的1200元,
而是應該要以目前 120元之後的走勢來做考量。
這樣說也許不容易想像,
那我們用個例子,假設你現在看著你的投資紀錄上面寫賠90%
於是你會想說那賠到91%也就算了,都已經跌了1080點,再12點難道會禁不起嗎?
這正是標準的錯誤思維!
如果你不管過去進場的「沉默成本」的話,再跌12點其實是個很大的損失,
因為股價從120跌到108,這代表再跌 10%,理性的投資人應該要趕快賣出,找更好標的。
賭徒謬誤:覺得硬幣正面連續出現太多次了,應該會出現反面
不想賣出還有可能是因為我們心中對於平衡的渴望,這就是「賭徒謬誤」
賭徒謬誤是一種機率謬誤,主張由於某事發生了很多次,因此接下來不太可能發生;
或者由於某事很久沒發生,因此接下來很可能會發生。
去廟裡擲杯,連續3次都是聖杯,下一次你猜還是聖杯嗎?
正確答案是還是有一半機會會是聖杯,因為機率從來沒有變過。
但是往往我們在思考的時候會覺得沒那麼巧,哪有這麼容易矇到連續四次聖杯,
我們會期待一種平衡的力量,一種物極必反的直覺,覺得沒有這麼巧,機率的天秤依該要導正回來,
卻忽略了,其實那是對機率的誤解,機率的天平從來都沒有傾斜過。
換做股票,就會出現所謂的跌深反彈,乖離這種想法,
認為股票漲漲跌跌都常見,所以跌久了就應該要漲,
卻忽略事實上公司的本質才是主導漲跌的真正推手,
即使在市場上大多數人都相信跌深反彈這個想法之下,真的會出現一小段反彈行情,
但是到最後,影響股價的還是公司本身,
反彈頂多是讓你趁別人犯下思考偏誤時,多一個下車的機會罷了。
有些事,是真的沒有道理的
控制錯覺:以為自己多做出一點努力,就能去影響隨機發生的事
在很多時候,在不去細看財務報表、籌碼進出,單就數字來討論的基礎下,
如果真的拿數學、統計工具去做科學檢視,
我們會發現市場走勢真的是隨機的,沒有辦法真實預測漲跌,
但是往往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可以靠著買賣交易策略,去克服股票的隨機波動,
這大多就是犯了「控制錯覺」,按照目前主流的解釋,控制錯覺是
操作股票的人,喜歡由自己選擇和控制股票交易,所帶來的「權力加強感」,
就好像他們的控制和操作能抵禦「市場帶來的波動」一樣,其實二者之間可能根本毫無關係。
讀後心得:
這本書總共提及了52種偏誤,所以上面這些都還算是九牛一毛,
至於要深入細細探究的話,大概只有買書一途了,
我個人是認為蠻值得買來細讀的,
畢竟有很多偏誤平時真的是非常根深柢固的植在我們的思想中,
如果不常常思考自己的思考盲點,其實很容易久而久之就被盲點牽著走,
尤其是在投資這種失算會賠錢的場合,
投資股票之前還是先好好投資自己吧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