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個文化、傳統、語言、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水準各異的國家,能夠齊心協力提升它們的集體潛力嗎?這就是圍繞東南亞國協幾十年的問題。從領導人宏大的合作願景看,答案也許是肯定的。
東南亞國協一開始,只是一個旨在降低貿易關稅的直接計畫,後來演化為一個擁有6億消費者、直接與世界最大經濟體競爭的生產基地。
毫無疑問,東協經濟潛力令人印象深刻。加在一起,該集團成員——汶萊、柬埔寨、印尼、老撾、馬來西亞、緬甸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泰國和越南——將構成世界第七大經濟體。此外,東協國際貿易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近兩倍。外國直接投資也在源源流入該地區,跨國公司也想利用這裡快速增加的中產階級和位於中國、日本、印度中間的戰略區位。
麥肯錫全球研究所(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,MGI)估計,到2030年,這一戰略若成功落實,可以讓東協國家每年增加2,800—6,250億美元GDP。
但儘管最初五個成員國(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新加坡和泰國)的平均關稅稅率,在2010年便已下降到幾乎為零的水準,但仍有一些壁壘必須消除,包括:外國投資和所有權限制、矛盾的標準和監管以及低效的通關流程,是仍然存在的重大貿易壁壘。
儘管東協2015年完成完全一體化的目標看來難以實現,但最近新的緊迫感促使東協加緊了努力。隨著中國工資的上升,東南亞經濟體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機會,越來越大。
當然,東協還需要在生產效率,進步空間仍大,目前柬埔寨、印尼和越南處於劣勢。剔除新加坡和汶萊,東協平均勞動生產力,仍比中國低40%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