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可否認,機器人科技狂飆,正主宰世界未來發展,谷歌、微軟、臉書、IBM、高通等科技巨擘,以及眾多新創公司,均積極投入相關創新研發及應用服務,國際投資公司在人工智慧(AI)領域的投資件數及金額也逐年快速成長。面對這股擋不住的機器人科技發展,該如何選對趨勢產業,跟上獲利機會呢?
機器人科技狂潮 投資什麼最對味
由於機器人產業持續呈現高度成長,Anue鉅亨攜手擅長趨勢主題投資的百達資產管理共同舉辦「機器人基金狂飆 緊貼AI史上新漲點」論壇,邀請微軟大中華區AI暨數位轉型負責人趙質忠及百達投顧產品經理黃俊苔分別就「強化AI全球視野」及「強攻機器人科技投資」進行專題演講,並且由Anue鉅亨總經理楊定國擔任主持人,與兩位講者就如何從生活中找到機器人投資商機進行深度研討。
4大原則 掌握AI新顯學
微軟大中華區AI暨數位轉型負責人 趙質忠
AI時代帶來生活便利及投資機會,微軟大中華區AI暨數位轉型負責人趙質忠認為,當公司或產業沒有運用技術增強能力,就是走入黃昏的時候,不過企業發展AI要打破一個迷思,亦即,請很多數據科學家重新研發模型不見得是最快、最有效的方式,因為實驗室與現實環境操作有落差,很多AI的概念性驗證(Proof of Concepts;PoC)成功率並不高,還不如以企業現有軟體加入AI功能,進行優化,是利用AI最有效的落地效果,效益更能快速提升。
AI進展已邁入快車道,他建議用四大原則來看待未來人工智能發展,一是AI要以應用為中心,著重技術應用於何處為首要;二是AI為電腦科學及腦神經科學不斷激盪,創新前進;三是著重基礎、通用、行業等三種能力,以通用力為例,漸凍人腦波研究是否亦可運用於憂鬱症、過動兒分析,甚至是腦波控制儀器,同樣的技術應用產業範圍越廣,價值也越高。四是AI具有人才、資料、痛點、生態四大支柱,例如台灣數理人才多、擁有完整高科技製造業生態鏈,正是微軟選擇在台灣設立AI研發中心的原因。
「AI就像手機,僅是一種工具」,他認為,哪個領域、哪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資,焦點要放在這家公司運用AI解決何種問題,以及成效如何。舉例來說,大陸興起無人商店投資狂潮,但事實上,無人商店如同三、四十年的自動販賣機,充其量僅是節省人力成本,效應不大,終致引發倒閉潮。因此,投資AI千萬不要迷思市場一窩蜂的東西,而是要找尋應用層面最廣泛,也是日常生活最常用到的應用,才是值得投資的公司。
AI相關領域 機器人產業最夯
AI時代來臨,未來工作是否會被機器人取代,正反聲浪不斷。趙質忠認為,AI不是取代人類,而是協助人類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,成為「AI+HI(Human Intelligence)=SI(Super Intelligence)」的世代,工具(AI)如果用得好,可以提升能力,解決更多的事情,生活變得更美好。
微軟自30年前著手AI相關基礎研究,也就是電腦聽說讀寫的能力,並陸續取得許多重大突破。例如,2016年電腦視覺準確度高達96%,為全球創舉;語音辨識錯誤率不斷創新低紀錄,2017年已降至5.1%;2018年閱讀理解能力創下超越人類的紀錄,準確度可達88.5%,機器翻譯水準亦可媲美人類。
放眼目前AI相關領域,趙質忠認為,機器人是很夯的一塊領域,透過AI可以提高生產效能,舉例來說,傳統機器人透過精準定位,僅能做單點、單向生產,運用電腦視覺則可以進行不同軸心、多面向的生產,且一人即可兼顧多條生產線,產能將大為增加。
再者從商業應用來看,機器人運用大數據,透過模擬的方式,可以仿效出幾近人類的情感,進行客服、行銷等商業服務,應用層面廣泛,衍生商機無可限量。例如微軟小冰不僅是懂得繪畫、寫詩、主持節目的社交聊天機器人,去年更升級到商業行銷活動,與日本Lawson便利超商合作,用日常聊天的方式,透過情緒引導用戶索取優惠券,並到店內完成消費,轉換率高達40%,造成市場大轟動。
短鏈革命旺到機器人產業 中美貿易戰是福不是禍
百達投顧產品經理黃俊苔
分析中美貿易戰成因,百達投顧產品經理黃俊苔認為有二,一是技術水到渠成:工業自動化4.0發展成熟,美國藉由自動化技術可以抑制中國的製造生產,讓中美兩方製造能力達到平衡局面。二是中國產業結構調整:中國想要擺脫勞力密集的產業模式,加上大陸薪資水準過去十年增加兩倍多,致使中國極力轉向機器人等相關高端產業。所以,在「中國有壓力、美國有底氣」的情況下,雙方展開了一場龍虎角力戰。
貿易戰確實讓全球貿易量下滑,企業獲利也遭受到衝擊,不過,貿易戰讓全球供應鏈產生重組,過往講求全球化分工「長鏈效應」正被「短鏈革命」逐漸取代,加上AI機器人技術精進,翻轉製造業的生產模式,更加速了自動化在地生產的製造模式。
黃俊苔分析,企業以前都在中國設置生產基地,短鏈革命浪潮下,部份生產基地移往其他區域,採用在地化生產模式,以縮短供應鏈。如今全球正在去生產中心化,自動化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,相關投資題材也因運而生,因此,貿易戰會帶來自動化成長機會。
機器人產業投資正逢時 三大範疇看俏
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(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)模擬結果,至少未來10 年,AI每年可以為GDP成長率貢獻1.2%,威力有如工業革命的蒸汽機。也因此,不管是法人或一般投資人,誰都不願意錯過如此大好投資良機。日本軟銀集團近日便宣布成立「遠景基金2號」專門投資人工智慧,金額高達1,080億美元,吸引了蘋果、微軟、鴻海等重量級企業參與出資。
面對這股前仆後繼的機器人投資風潮,哪些範疇值得留意呢?基本上,投資新創產業並非有夢最美,也不是高大上就好,而是要著重落實應用與獲利面,機器人產業亦是如此。黃俊苔認為,就投資面而言,機器人產業考量重點在於「要真正有被使用、且已經開始賺錢的企業」,完整的機器人投資契機包括自動化、機器人、人工智慧(AI)等三大領域,從中均可找到優質的企業進行投資。
自動化方面,是目前機器人應用最多的範疇,涵蓋工業機器人、工廠自動化及營運自動化,例如四大機器人家族之首-發那科及縮減人力的自動化高手-日本大福(DaiFuku)是箇中翹楚。前者員工僅為5000多人,因為採用自動化,市值卻可以媲美擁有130萬員工的鴻海,營業利潤率高達28%,而非毛三到四。後者的自動倉庫系統為企業降低成本,獲得不少公司採用,例如日本Uniqlo東京倉庫便導入大福自動化系統,大幅縮減9成人力。
FANUC機器人手臂示意圖
機器人方面,包括醫療機器人、消費機器人、電動/自駕車,例如手術機器人、田地機器人、掃地機器人,或是運用於工廠、倉庫、物流中心、醫院等場所的無人搬運車,都是機器人衍生的投資題材。以生產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聞名的直覺手術公司來說,一個機台售價約4千萬台幣,全球已經售出4,400台,然而這並非主要收入來源,而是機台後續所產生的耗材及維修服務,收入比重高達7成,為該公司創造穩定且持續的現金流。
機器人手術示意圖
人工智慧(AI)方面,舉凡感知(眼)、分析(腦)、移動(腳)均涵蓋在內,例如聊天機器人、自動駕駛系統、應用數據學習及大數據等應用。最聞名的例子是人工智慧圍棋AlphaGo擊敗人類,該款程式便是由Alphabet(Google母公司)旗下子公司DeepMind所開發,Alphabet旗下無人車子公司Waymo也推出全球首個商業收費的無人計程車服務。
又如人工智慧(AI)發展中,晶片運算能力是核心,以自駕車的感測器為例,各感測器功能不同,當同時發出訊號給汽車中央控制台,晶片必須快速運算來自各感測器的數據,決定往前走或停下來,在此領域,安森美半導體是佼佼者,該公司專注於混合動力電動車、電動汽車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,在汽車圖像傳感器排名全球第一。
「發現大趨勢的產生,投資在你知道的事情」,黃俊苔認為,機器人是未來必然趨勢,可以從人類日常生活改變中找尋到商機,並且趕在趨勢流行爆發之前,提早介入,以真正掌握投資契機。
定期定額的好選擇
機器人是長遠的發展趨勢,市場規模正呈現等比級數的成長,根據百達資產管理資料顯示,2008年個人用機器人市值規模僅1.75億美元,2015年已經成長至87億美元,成長了50倍,預估2025年整體市場規模會再成長50倍,達到4330億美元。
機器人產業正處於高速成長中,不管是工廠或商用自動化,手術機器人或是掃地機器人,乃至運用人工智慧(AI)取代人類的眼睛、耳朵、腳,這些題材正在改變人類生活。面臨新時代來臨,生活在改變,投資也要改變,如今尚屬機器人產業投資初期階段,正是介入投資契機的絕佳機會。